已經算是有相當多年沒有把系統的版本做提升了,趁著 FreeBSD 9.1-RELEASE 開始內建 LLVM 3.1 的機會,我也順便做了一次多年來罕見的升級。
畢竟 FreeBSD base system 上使用的 GCC 實在是太舊了,是變成 GPLv3 之前的最後一個版本,也就是 4.2.1 這個早就該作古的版本。
加上我對 GCC 的內部的設計實在是有點反胃,認識我的人應該也知道我蠻討厭那個大鬍子教主,所以聽到能換成 LLVM 當然就是馬上安排時間衝了。
GCC
在 x86 環境下編譯 GCC 4.8 會出現 '_ITM_TYPE_M256' does not name a type 的錯誤
我想應該不少人已經知道 x86 平台被很多 software developer 無視已久了。
特別是歷經了用 gcc -O3 編譯 zlib 以後會讓包括 ssh 在內的一大堆程式爆炸,叫修又被裝死很長一段時間的這段血淚史,讓我對這個潮流更加印象深刻:
Bug 270120 - (PR40838) [4.4/bad-code] -ftree-vectorize causes segfaults on x86 due to stack misalignment
Bug 41156 - [4.4/4.5/4.6 Regression] zlib segfault in inflate_table() compiled w/ -O -msse2 ftree-vectorize
不過最近在租用外國 KVM 服務的時候,居然遇到一家實體 CPU 採用 Xeon E3-1270 V2 的主機商,無論如何就是無法讓 64-bit 的 FreeBSD ISO 能 boot 起來,無論是 8.3 和 9.1 都不行。
相對地,其它 Linux 家族的 64-bit 安裝光碟都完全沒事,可以正常 boot 也能裝得很開心,這實在是讓我這個喊了 FreeBSD 才是王道超過 10 年的人看得很傻眼。
雖然主機商馬上 call 了 FreeBSD 的 maintainer 來看看有沒有辦法解決,但最後只是推測這新的 CPU 架構和 USB 裝置的初始化有衝突,要修正還是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,所以我就和主機商說讓我改裝 i386 的 FreeBSD 9.1 了。
因此在切換到 x86-64 環境的數年後,我又再次被迫回到 x86 平台這個戰場來編譯程式,向者艱辛的道路邁進。
Read more在 x86 環境下編譯 GCC 4.8 會出現 '_ITM_TYPE_M256' does not name a type 的錯誤
FreeBSD 的 boost-1.45.0 沒辦法用 gcc 4.7 編譯的問題
因為最近還是很忙,所以就常話短說。 拿 GCC 4.7 當編譯 ports 用的 compiler 去 bui ...
GCC 4.5 的 C++0x mode 還沒到堪用的程度
所以不要衝太快,
編大一點的程式遇到 list::sort(functor) 就炸了,
亂寫的範例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|
#include <list> using namespace std; struct A { int v; }; struct Compare { bool operator()(const A *a, const A *b) const { return a->v > b->v; } }; int main() { list<A *> l; l.sort(Compare()); } |